亨利四世在四岁被立为王。随后,他被诱拐到科隆,在大主教的监护下长大。成年之后,重夺王权。然而,国内的诸侯不信任他;国外的罗马教皇试图动摇王权。亨利四世和教皇互相宣布罢黜彼此。
对此,国内一些诸侯们决定,倘若亨利四世在一年内不能得到教皇的宽恕,他们将不承认他的君主地位。为保皇位,亨利四世翻越雪山来到卡诺莎宫向教皇请罪。教皇紧闭城堡大门,在亨利赤足三天三夜站在雪地后,才开门饶恕他。亨利四世因此保住王位,史书称赞卡诺莎觐见为一步好棋。
回国之后,亨利四世肃清叛变的诸侯,巩固了权力。随后,他挥军意大利,驱逐教皇格利高力七世,另立新教皇,一洗前辱。由此,王权凌驾于教权之上。
教皇格利高力七世的继承者与国王达成协议,解决王权与教权之争。亨利四世成为王权与教权之争最后的胜者。
在这场斗争中,面对国内叛变的诸侯、国外蠢蠢欲动的教皇,亨利四世忍辱负重,历经险阻,战胜敌手。由此可见,成大事者在必要时,需要忍一时之辱,才会有海阔天空。冷面无情的教皇以欺人太甚的方式展现权力,最终客死他乡。可见,尽管占尽优势,也要为对方留点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