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制造强在何处
小时生产率标志了制造业的产能,是制造业发达程度的关键指标,美国此生产率一直呈线性增长
美国大幅减少岗位的实质是大量低端岗位转移,一定程度的优化
树立对高利润制作行业的竞争优势,控制中低端利润行业的高利润价值链
持续的创新能力是美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根本
特斯拉纯电动车掀起改革热潮
产业聚集利于协作共享资源,利于创新
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各个环节都可应用到,全方位提升生产效率,本质是资源的最优配置。美国的信息技术领先还会让美国制造业继续保持创新优势
页岩气和相应水力裂压技术的产业化使能源廉价,这使美国的制造业成本排位低。
美国大规模的制造环节回流要等待工业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对制造本身完成重大创新后才可能
德国制造业的土壤
产业工地:industrial commons
研究所、技术工人及供应商的距离带来的产品和工艺渐进性创新
大量盘踞在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成了德国制造业的脊梁,渐进式创新,这塑造了“学习曲线”,后来者和难赶上。
“学习曲线”规模经济和自动化是德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
德国企业的资本来源主要是未分配利润和银行贷款。
所有企业都参与私营部门出资建立的工商会。行政阻力小。
弗劳恩霍夫模式:只能有30%的经费来自于公共部门,其余由产业界提供。保障了公共研究所对技术产业的促进,又避免了公共资源在商业环境的滥用。
得益于这种科研体系,产业界的研发成本与风险大幅减低。
德国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模式的缺点是鲜见颠覆性创新。特斯拉在美国不在德国。
德国模式不能照搬到中国。
“产业工地”“非市场性协调”,政府与市场的”无人区“负效应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瓶颈
建立社会选择科学技术的生态系统
科技服务社会,所以社会的选择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
科学技术的自身发展是融合演化,通俗来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工业4.0的实现,得先补好工业3.0的课。
相比于改革出一个更加有效的政府管理部门,或者制定一个年度发展规划,可能更有效。
概念上还是重复科技服务生活这个点,其实就是需求(生活质量)决定供给(科技)。这样一句话拓展开来就是此文,此文没干货,普及意义更强。
从供给侧改革看互联网+城市出行
交通拥堵,深层次来讲是交通出行的供给数量、质量到模式上都难以满足日益丰富的出行需求
公交系统仍未完善,出租车行业垄断经营,所以小汽车出行率仍不下降。打车软件出现改革了出租车行业,而公交系统的互联网+模式还没有发展起来。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可能有戏。但必定会促碰既得利益集团,所以说政治改革。
而互联网+约租服务领域的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静观其变即可。
智能制造的中国路径
实现之路:
阶段一:打好企业转型的基础,通俗来讲就是补工业3.0的课
阶段二:大数据的应用,通俗来讲就是吸取人家发展工业4.0的精髓,融合到我们现在的发展中。
阶段三:稍微赶上别人的水平了,正式开始跟别人竞争。
德国发展重点在设备自动化和生产流程管理。
美国发展重点在利用科技红利降低生产成本。